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完善
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生育支持方面采取了哪些积极有力措施?记者进行了采访。
强化生育服务支持
延长婚假、产假、护理假、育儿假,提高生育补贴标准,优化生育津贴申领流程
前不久,“山西明确婚假30天”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榜。
早在2021年9月,山西就修订了《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明确婚假30天,符合政策生育奖励延长产假60天,男方护理假15天,子女不满3周岁每年育儿假15天。3年来,山西许多新婚夫妇享受到了此项政策红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25个省(区、市)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此外,一些省份对参加婚检的新婚夫妇额外奖励3至10天的婚假。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仁元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增加,跨省份、跨市婚嫁的人数增多,以前的3天婚假难以满足婚检、登记、办婚宴、路程往返、蜜月旅行等需求。通过延长婚假,新婚夫妇有更多时间适应和感受新生活、增进感情交流,有助于提升婚育意愿。
“有了生育补助,确实降低了育儿负担。”2024年10月,湖北天门市的张女士生了二孩,收到了一笔数额可观的补助。张女士与丈夫都是上班族,这笔补助对他们而言是“及时雨”。除了直接的生育补贴,张女士一家人还能享受到一笔二孩家庭住房补贴。
为应对生育率下降趋势,天门市2024年9月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可享受9.63万元、16.51万元补助,包括一次性生育奖励、育儿补贴、购房奖补等。目前,天门市已经投入了3900多万元用于鼓励生育的奖励。截至2024年11月底,天门市出生人口6530人,比2023年同期增加910人,同比增长16%。
《若干措施》提出,“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目前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已经在全国推广,居民用手机在“个人所得税”手机应用程序上就可以实现退税。下一步,各地将推出更多惠民的生育补贴举措。
安徽、内蒙古、宁夏、河南等地优化生育津贴申领流程,将生育津贴的发放程序由医保部门发放给单位,再由单位发放给个人,改由医保部门直接发放给个人。同时实行“免申即享”,定点医院自动上传信息,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生育津贴可直接发放至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目前,已有31个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惠及超100万人次。
提高育幼服务质量
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增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方便、省心。”一大早,四川成都市温江区的李女士将两岁的儿子送到小区里的托育园,然后去上班。由于丈夫在外地上班,平时她需要带两个孩子。
温江区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闲置空间,为托育机构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场地,开办普惠性托育、托管班,让婴幼儿和学龄段儿童放学有去处、假期有人管。李女士的大女儿在上小学,放学后到小区托育园的托管班吃晚饭、写作业。李女士下班后接两个孩子一起回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年轻父母都要忙于工作,越来越多家庭需要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
实施重大专项支持一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公办托育机构和普惠托位建设;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努力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初步形成社区办托、单位办托、幼儿园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元供给模式。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个,托位约480万个。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提出,2025年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如何提升托育服务供给和质量?在第四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马列坚建议,加快托育服务相关立法步伐,对托育服务分层分类予以规范,引导有条件的幼儿园延伸提供托育服务。同时,支持社区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设定不同类型机构准入条件,完善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明确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
走进浙江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如同进入了一个小型乐园:门口放置了多辆幼儿车,通往各个科室的地面铺上了卡通“公路”,沿路还画上了可爱的动物作为指示牌,休息场所放置了多种颜色的小沙发和玩具,一旁还有宝宝合理膳食的模型,家长看了就能知道如何给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
“卫生服务中心环境温馨,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孩子在打疫苗过程中很听话。”家住罗星街道的周女士带着2岁的女儿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接种了乙脑减毒活疫苗。为了更好为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为辖区内儿童提供就医、预防接种、健康科普等服务。
近年来,我国儿童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介绍,以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持续完善。目前,已设置2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布局14个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儿科专科联盟建设,带动提升儿童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
强化多元支持措施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制定购房优惠政策,营造生育友好工作环境
《若干措施》就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住房支持政策、强化职工权益保障提出了具体的生育支持举措。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也进行了持续探索。
——提供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幼儿园在家门口,就是方便!”早上,家住湖南邵东市的田女士将5岁的儿子送到小区旁的公立幼儿园,然后到附近的超市买菜。由于丈夫在外地打拼,田女士生了三孩后辞职在家带娃。
“幼儿园一年收费4000元,园内的设施都还不错,老师们比较上心,孩子的饮食也很丰富。”田女士说。
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我国连续实施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央财政设立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各地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构建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达23.6万所,在园幼儿达3717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8%。
——推出“真金白银”的购房优惠政策。
2024年6月,北京印发文件,对京籍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在个人住房贷款中认定为首套住房。不久,北京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提出,“对二孩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买商品住房,申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可贷款额度上浮40万元。”
2024年11月,湖北武汉市印发文件,从发布日起到2025年3月31日止,在武汉市新城区(含长江新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此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已生育二孩、三孩的本市户籍家庭,分别一次性给予6万元、12万元的购房补贴;文件发布后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可一次性享受同等补贴,购房时限延至2026年3月31日。
——营造生育友好工作环境。
近日,上海印发《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生育友好岗”实行弹性工作制,用人单位可从经营管理实际出发,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或远程办公、灵活休假、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为劳动者兼顾工作和生育提供便利。
2023年8月,广东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除了对育儿妇女实行弹性工作制、上班同工同酬外,还建立“妈妈岗”用人单位名录,引导用人单位在就业登记时主动申明“妈妈岗”,据此建立统一名录并在网上服务专区公布,并为“妈妈岗”企业配备就业服务专员,主动提供招用工服务,通过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