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提升偏远地区医疗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有一种惦念,无惧山迢水远。去年6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小塔娜,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驻博州的医疗专家接到武汉进行了手术。时隔1年,专家上门复诊,欣喜地看到小塔娜恢复情况很好。
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像小塔娜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还有不少。因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水平不高,叠加交通不便等因素,许多疾病在当地得不到及时诊治,甚至一些小病、常见病会被拖成“疑难杂症”。针对这种情况,公立医院理应做好巡回医疗和对口帮扶等工作,以己之力、尽己所能,提高偏远地区的医疗能力和水平,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最急需的地方。
跨越3700多公里,来到牧民身边、走进边防军营……前不久,我们派出一支覆盖10余个专科的巡回医疗队奔赴博州,服务群众5300余人次。无论是牧民的腿疾,还是八旬老人的胃癌,不少当地人寻医多年的疾病,都得到了有效治疗。积极发挥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优势,方便更多人病有所医,是我们的职责使命。
人才是干事创业的根本。我们在为边疆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注重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每到一个点位,医疗队专家都会针对当地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开展现场培训、集中授课,分享医疗技术和理念。同时,我们也将受援医院纳入国家医疗队远程医疗网络,有针对性地结对子、用心用情传帮带,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提升偏远地区医疗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就此而言,不能止于几个活动、几场座谈、几次下乡。优质医疗资源要“沉下去”,群众的健康水平才能长久地“提上来”。实现这一目标,既要“输血”,也要“造血”。我们将短期巡回医疗和长期组团帮扶相结合,以3周巡回医疗为契机,与当地医院进行为期3年的持续帮扶,开展战略规划、科研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推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协同发展。从短期巡回到中期帮扶,再到长期的管理体系构建,目的是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实实在在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促下沉、强技术,带人才、优管理,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继续奔赴更多更远的地方,治病救人、传医授术,助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本报记者田豆豆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