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救命神器ECMO及其护理知识

姚莉华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摘要:本文旨在向大众普及一种新技术——ECMO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及其护理要点,帮助人们了解其作用意义,期望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是生活中常见的、极其凶险的一种疾病,其病情发展迅猛、恶化快,往往会危及生命健康。自从我国推广ECMO技术以来,挽救了无数该类疾病患者的生命。然而,不同个体所需要进行的监测及护理难度各异,危险性也不尽相同,掌握这些信息可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及帮助。

一、ECMO的概述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是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新技术,最早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成功利用,利用体外设备长时间全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病变治愈及功能恢复争取时间,也能为医务人员争取更多救治时间,被视作重症监护病房里的“神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急性、常规治疗无效且病死率较高的可逆性呼吸和循环衰竭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外科手术后持续底心排、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呼吸骤停及心肺器官移植等多个领域。它的运用反映出一所医院在危重症方向的急救护理水平。

ECMO的原理是将患者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充分氧合及二氧化碳清除之后,再泵回患者静脉或动脉系统,起到暂时的心肺替代作用。根据血液回输路径不同,分为VV-ECMO和VA-ECMO两种模式。

二、ECMO的护理要点

培训学习。医院内可组织护理小组开展培训学习,成立科室ECMO质量控制小组,制定标准化流程,包括管路的拼接、组装、预冲及机器报警的处理等,密切配合,快速反应,打造救治型团队。

ECMO实施前物资需准备充分。物资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抢救车、床边彩超机、ECMO仪器、ECMO管路(型号合适)、除颤器、微量泵、负压装置、心电图机等,确保各种仪器设备性能完好,各类药品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ECMO治疗前场地的准备。ECMO辅助治疗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上机前应确保实施场地已严格消毒,同时要合理放置其它仪器设备,避免因设备放置混乱引起治疗时护理与操作的不便。ECMO机及管路需单独存放,应尽量放在人员不常走动的地方,既能避免ECMO受外界干扰,又能便于医护人员及时使用,上机后尽可能将患者放置在单间。急诊抢救室或其他住院病房的患者常突发室颤,需要床旁直接进行心肺复苏启动ECPR治疗,而心脑血管开通时间越短,患者生存预后越高,故有时无法进行场地消毒。医务人员要加强手部卫生,做好术前无菌消毒、术中无菌操作及环境管控。

医护高效配合。护士要协助医生完成管路安装及预充,并协助医生在床边置管。ECMO转流速度一般设置为60~75ml(kg.min),实际上的转流速度要根据患者自身心肺功能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调整。发现ECMO治疗流量不稳定时,要快速检查管道是否打折、膜肺是否形成血栓,必要时报告医生尽快排查原因。

循环的监测及管护。管床护士应实行单人单管,避免兼顾其他重症患者。ECMO治疗期间,护士应及时记录仪器运行情况及患者各项监测指标,发挥“守护神”作用。密切监测有创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尿量的变化,尤其是平均动脉压,维持在医生要求范围内。此外,还要关注患者的镇静镇痛程度,避免患者清醒后导致管路滑脱。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出血是ECMO致命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ECMO转流的患者血液在体内外会接触大量非生理的异物表面,必然会导致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需要对其全身肝素化以避之;管道固定不稳固,患者活动可能会让穿刺处出血,造成严重的凝血物质消耗及功能下降。常见的出血部位包括穿刺插管部位、皮肤、颅内、消化道及其他脏器等,一旦造成出血并发症,特别是颅内出血,预后会极差,需每天观察患者的瞳孔及意识变化。

栓塞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血栓的形成在使用ECMO的过程中同样不可忽视,发现血栓及时报告医生。对于栓塞的预防及护理有以下具体措施:严密监测管道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避免管道滑脱,造成空气栓塞,保证机器运行正常;每日观察管路、膜肺等部位,每4至6小时观察ECMO循环系统内有无血栓形成,用听诊器听是否有异常声音,用手电照射整个ECMO管路,血栓表现为管路表面颜色深暗且不随血液移动的区域,如出现>5mm的血栓或仍在继续扩大的血栓可能需要考虑更换ECMO系统;观察患者瞳孔及意识状况,及时发现是否发生颅内缺血;严密观察患者四肢动脉尤其是bypass管,动脉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有无花斑、皮肤发白、水肿等情况,每日测量穿刺侧肢体腿围,并与对侧肢体对比,每班记录。若肢体皮肤温度下降、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未触及,注意做好肢体保暖,及时报告当班医生,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截肢风险。

感染的防控及护理措施。为了减少ECMO治疗中发生感染的概率,要加强病房管理,将患者置于单间病房,保持空气清洁;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限制人员进出,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加强病房空气、地面、物品等消毒。在进行ECMO管路预冲、穿刺置管及其他各种有创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口有出血或渗出时,应及时消毒更换无菌敷料,保持局部无菌干燥。监测患者体温变化,观察伤口、穿刺处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表现。使用呼吸机期间要严格进行无菌吸痰,做好呼吸道湿化,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如患者痰液黏稠、痰液不易吸引时,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灌洗,以防止痰液淤积和肺不张,预防肺部感染加重。遵医嘱按时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基础护理,加强体位引流,定期翻身,保持口腔及呼吸道清洁干净。

三、总结

ECMO技术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的临床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治疗的患者中以急性心肌梗死占比最大,在该类型的患者救治中成功也较高。以上护理体会,希望引起更多人们的重视,加强公众对ECMO所发挥作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