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污染物威胁下的水安全问题 有了解决路径
【成果播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谢梁晖)2月14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智能学部生态环境学院教授王旭团队在城市水循环模拟与评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创新性提出以“水—环境—健康协同效益”驱动净水生态综合体构建与应用,为解决新污染物威胁下的水安全问题提供了科学路径。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新污染物具有隐蔽性强、降解难、危害大等特点,而传统水处理技术对其净化效率有限,且普遍存在高能耗、高药耗、高碳排放等问题。
基于此,研究团队以全球水源中常见的6大类、93种新污染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模型手段,将新污染物赋存浓度、迁移方式、毒性效应、暴露途径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发展了新污染物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暴露的人体疾病负担模拟方法。随后,研究团队运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了不同净水方案对人体健康和多介质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净水生态综合体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将河岸自然过滤与反渗透技术进行耦合,可有效阻控新污染物暴露引发的水质健康风险。处理后,饮用水的癌症和非癌症疾病负担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安全阈值。同时,采用少药剂、集约化的膜基净水技术,提高膜组件使用寿命,强化压力能回收,可显著减少水处理全生命周期过程对大气、水、土壤生态系统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