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拉满进度条,打通江南贡院文化轴线
科举博物馆及周边配套项目二期工程预计明年完工
全力拉满进度条,打通江南贡院文化轴线
科举博物馆及周边配套项目二期工程预计明年完工
全力拉满进度条︐打通江南贡院文化轴线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通讯员秦萱
工人穿戴安全装备,在各自岗位上全神贯注忙碌着;吊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在轰鸣声中高效运转;工程车辆往来穿梭……1月15日,走进位于夫子庙景区原市中医院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及周边配套项目二期工程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52万平方米,正在加紧施工,按照节点全力推进建设。
留守南京过年,保障施工进度
“春节不一定回去了,还是得紧盯工期和施工进度。”今年36岁的李学金是盐城人,也是项目的监理。当天他正在项目上监护现场,只见他一边拿起手机拍照,一边有条不紊地跟工人沟通施工细节,并将照片上传平台进行备注。
“在南京成家了,小孩已经上幼儿园了。”李学金说,科举博物馆一期的建设他就全程参与,那时候刚毕业,一眨眼过去十几年,现在二期的建设他仍然参与其中。这个春节,如果工期紧张,他打算让老家的父母到南京一起过个团圆年。“夫子庙也是南京最有年味的地方,到时候一定带家里人来逛逛。”李学金说,这么多年都在为南京的建设“添砖加瓦”,他觉得很自豪。
在一旁已经挖开的地下坑内,20多名工人正站在钢管上进行着不同的工作,有的在绑扎钢筋,有的拿着焊枪在焊接。工人何胜江正与其他工友一起搬运钢管,今年他将与十几名工友一起在南京过年。“大家都希望能够按照进度完成项目。”何胜江说,工友们已经约好,除夕晚上一起吃个团圆饭,然后去看秦淮灯会。
项目经理尚锋介绍,现场目前共有200余名工人,预计将施工至1月25日,春节期间预留了十几名工人在现场值班,到时候会为留守工人准备“春节大礼包”。
原市中医院3栋主要建筑被保留,换桩施工环境复杂
项目现场,原市中医院3栋主要建筑被保留。“这3栋建筑将更新改造及部分新建。”尚锋介绍,科举博物馆二期是城市更新典型项目,涉及文物保护、保留建筑原位托换、深基坑逆作等技术难点。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原市中医院的3栋建筑从地面上看几乎没有变化,地下则被挖开大坑,露出一根根承重支柱。这些地下空间未来将与夫子庙地铁站和科举博物馆一期地下空间进行连通。“保留地上建筑,需要我们对建筑的地下和承重进行精细化施工,无异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尚锋说,项目的保留建筑换桩施工环境复杂,大部分桩需在地下室内进行施工,但地下室只有2.2米的高度,而在保留建筑下方的托换层施工,高度最小只有70厘米。
夫子庙文旅集团项目负责人宋晓梅介绍,夫子庙核心景区内相关文化旅游、停车中转等服务配套设施缺位已久,本次二期工程配套部分地下空间将作为科举博物馆配套停车使用。
“目前一期地下停车场基本无法使用,运送展品等车辆仅能通过一部垂直电梯解决出入问题,急需二期地下空间配套,连通一期、二期地下空间,解决一期地下空间痛点。”宋晓梅说,停车问题是对一期博物馆功能配套的整体提升,能吸引更多公众参观,进一步提升科举博物馆的影响力。
一、二期联动,打通江南贡院文化轴线
时间轴拉回到2020年至2022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项目先后进行3次考古发掘,其间共发掘出81处磉墩,磉墩区域面积约1800平方米。“项目于2023年5月24日取得省文旅厅变更方案批复,在按变更方案推进文保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进设计方案变更、规划调整等工作,保证现场施工正常开展。”夫子庙文旅集团前期部部长彭寅介绍,科举博物馆及其周边配套设施在前期统一规划设计中,一期主要是科举博物馆建设及明远楼修缮,展示科举文化和修缮后的明远楼,二期则是打通江南贡院文化轴线:牌楼—科举博物馆—明远楼—至公堂—飞虹桥,同时研究考棚建造工艺,恢复部分考棚,展示江南贡院的轴线与考试场景。
项目东北角毗邻南京地铁3号线、5号线交通枢纽站点,西南角连接科举博物馆一期工程地下空间,直通夫子庙核心景区。“周边的地下空间及磉墩遗址将不再只是孤立的地下洞室,而是互联互通、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使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对夫子庙整体地下空间与遗址区域激活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夫子庙文旅集团董事长殷晟介绍,项目将与科举博物馆等夫子庙核心区域景点形成贯通,融入文化旅游配套,如打造英迪格文化酒店及部分文化配套设施,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文化旅游配套集群和消费集聚区,总体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