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廉味”守住纯粹“年味”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有的商人老板打着“串门”“送祝福”的幌子请客送礼,让过年沾染了钱权交易的腐败之味;有的党员干部走亲访友时不重礼仪重排场,让本该轻松愉悦的过节氛围充斥着攀比炫耀之味……种种不正之风的污染,让“年味”失了阖家团圆、幸福吉祥的纯粹,过节甚至成了“渡劫”。“年关”也是“廉关”,“节点”亦是“考点”,党员干部必须牢牢守住纪律规矩的红线,除陋习树新风,用“廉味”守住纯粹“年味”,让清爽过节成为常态。

从人际交往来看,走亲访友本是传递情谊的温馨之举,但有人以“过节问候”为契机大动“歪脑筋”,将礼品礼金改头换面,换上了微信电子红包“拼手气”、快递物流“隔空投递”的新型马甲,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披上“隐身衣”,用传统习俗掩盖行贿受贿之实,把人情往来变成了利益输送的通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用好手机短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平台,以廉洁短信、微视频等形式强化廉洁过节提醒,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采取亲手制作传统美食、手工艺品或是家人闲坐围炉煮茶等形式,让过节回归祥和的本真,让走亲访友回归真诚的情感互动。

从节日消费来看,过年不是为了物质上的攀比和铺张,而是为了情感上的慰藉与滋养。全家齐上阵、长辈教晚辈洗菜做饭、晚辈为长辈搭把手,厨房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欢声笑语,全家人齐心协力准备年夜饭,每一口都饱含着亲情的味道。然而,有的家庭为了所谓的“有面子”“显气派”,到高档酒店订上价格不菲的“盛宴”,菜品种类追求数量丰富,不考虑实际需求,造成大量浪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联合宣传、妇联、民政等部门,加强廉洁家风教育,发挥村规民约的激励约束功能,通过上门宣传移风易俗、开展“清廉家庭”评选、展演廉洁文艺节目等多种途径,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积极践行量入为出、节俭适度的过节理念,坚持正确的荣辱观,摒弃盲目攀比的“面子观”,为过节“新食尚”做加法,把节日重心放在亲人之间的陪伴和交流上,用心享受团圆时刻。

从单位层面来看,有些单位热衷于举办年会,追求场面的宏大、形式的奢华,违规组织干部职工公款吃喝,甚至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津贴补贴,借着凝聚人心、激励员工的名头,纵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顶风违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年终总结会与工会活动、支部主题党日等结合起来,多谈成绩和经验感想,多倾听了解职工的心声和痛点,通过适当互动的小游戏增进干部职工彼此的感情,促进队伍团结统一,用合规合矩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让廉洁之风充盈节日活动。

从社会风气营造来看,过年期间各类民俗活动众多,有的个别地方借民俗之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增加基层负担。要倡导民俗活动在遵循节俭、文明的基础上,加入廉洁文化元素,比如,举办廉洁主题的灯谜会,以灯谜的形式把廉洁理念融入活动之中;或者组织廉洁主题文艺展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廉洁思想,让老老少少在热闹的节日活动中受到廉洁文化熏陶,推动过年期间社会氛围风清气正。

总之,要防止过节成“渡劫”,就要用“廉味”为“年味”保驾护航,让廉洁的理念渗透到过年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欢乐祥和、清正廉洁的氛围中,过好“清廉年关”,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开启充满希望与正气的新一年。(作者:西畴县纪委监委/丁昌跃、李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