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张亮 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

“文化主导态度、态度主导行为、行为主导结果”,而事故预防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构成了企业安全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信仰和精神力量。强大的文化能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的能动性,一起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由企业安全部门基于领导者个人追求、理念而提炼的信仰,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安全管理效能的发挥离不开企业这个主体,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所处的安全文化环境直接关系企业安全管理的效能。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员工对安全制度熟视无睹、安全意识淡薄、被动应付安全生产工作、违章作业等必然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通过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养,改进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将企业安全文化转化为员工的信仰,从而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企业安全文化的倡树和建设,能弥补企业安全管理的不足,企业安全文化必须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嵌入企业安全发展战略管理中,刚柔并济,有机结合,才能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发挥最大的效能和作用。

二、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精准发力,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向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思路和方法,将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安全理念和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唤起各行各业的安全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成就中国人的“安全生产梦”;二是加强行业安全文化建设。行业安全文化在社会安全文化、政府监管文化、企业安全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上承接社会和政府,对下指导企业,尤其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方向;三是突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进一步明确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即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有机统一而呈现的安全形态。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尊重生命、理念先进,以领导为楷模,通过一系列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内化为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使企业安全运行处于最优的地位,实现本质安全。

(二)典型引路,打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样板

一是选树标杆,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根据现实状况,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尤其是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金属冶炼、涉案制冷等重点领域,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筛选出效益高、管理好、安全业绩突出、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借助专家或者第三方力量,积极为企业服务,指导企业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好创新,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大气候;二是汲取经验,打造独具特色且符合实际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人才是关键。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不可能生搬硬套,更不能闭门造车,各自为政。要想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在总结提炼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还必须走出去、请进来,汲取学习先进企业经验的做法;三是强化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培育安全文化。针对众多乡村、个体等中小微企业面广量大,结构不健全、基础管理薄弱、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安全文化建设难度大的现状,将责任落实到镇街,分门别类筛选几家具有示范作用的企业,实行专人负责,从学习、定制度到抓生产,一包到底,逐步提高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感性认识、思想认同,达到辐射带动、共创共建的良好效果。

(三)全员参与,营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一是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领导,形成党政工群齐抓共管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构建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企业和基层为支点的安全宣传教育网络,促进安全文化传播体系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搭建科普网络及新媒体平台,建设体验式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引导全民了解安全文化、参与安全文化、维护安全文化。开办安全文化专栏,强化舆论监督,及时曝光安全事故和各种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增强安全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将安全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从小抓起,在中小学设立安全技能知识课,加强中小学的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鼓励中小学、职业培训中心和其他职业学校开设安全专业课程,加强安保人才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安全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