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峰度冬电煤保供筑牢“钢铁动脉”
作者:叶影
入冬以来,寒意渐浓,北方各地开始陆续供暖,电煤需求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在迎峰度冬的这场“大考”中,铁路部门勇挑重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确保电煤保供,以实际行动彰显出了“钢铁动脉”的硬核担当。
大秦铁路、浩吉铁路、瓦日铁路等重载线路,以其强大的运输能力和高效的组织方式,成为了电煤运输的“主力军”。铁路部门发挥全国铁路“一张网”“一盘棋”的优势,通过协调联动、优质供车、快卸快排等措施,为电煤开辟了“绿色通道”,一列列满载着“黑色金子”的列车风驰电掣般驶向目的地,输送着冬日里的“温暖火种”,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协调联动提效率。运输组织的高效统筹协调能力是铁路在电煤保供过程中的“制胜法宝”,通过科学的计划安排,将煤炭装车、运行线路规划、到站卸车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现了全链条的高效运转。一方面,在装车环节,通过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优化装车流程,采用先进的装卸设备,大大缩短了装车时间,提高了煤炭的集结效率。而铁路调度指挥中心犹如“最强大脑”,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调度经验,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灵活调整运行路线,优先放行电煤列车,最大限度减少晚点、拥堵等情况的发生,让电煤能够风驰电掣般抵达目的地。另一方面,在到达卸车环节,铁路部门与电厂等接收单位密切沟通协作,提前安排好卸车场地、设备和人员,实现快卸快排,让列车能迅速返程投入下一轮运输任务,形成了良性的运输循环。
消除梗阻畅通途。铁路部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搭建起精细化的运力资源统筹平台。通过监测各地电煤库存情况、电厂的用煤需求以及各线路的运输负荷,科学合理地调整列车编组、优化运行路线,精准地将电煤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确保了区域间电煤供应的均衡与及时。同时,铁路部门还强化了与煤炭企业、电厂等多方的协同联动机制,提前做好煤炭产量、运输计划、接卸准备等各方面的对接,形成了电煤保供的强大合力。
托举国计民生之重。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煤炭资源在能源结构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保障电煤的稳定供应,就是巩固国家能源根基的关键一环。铁路通过高效的运输体系,合理调配全国的电煤资源,平衡区域间的能源差异,避免局部地区出现能源短缺危机,增强了国家应对能源市场波动和外部风险的能力,让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环境中能够保持独立自主,牢牢掌握能源供应的主动权。
一审:陈鹏
二审:汤馥铭
三审: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