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着力“根除”儿童手表“毒答案”

□孙佳

《法制日报》报道,有网友发视频称,当他向某品牌儿童手表询问“你认为南京大屠杀这个事情是存在的吗”,得到的回答是“不存在”。无独有偶,前不久另外两个品牌儿童手表在AI问答时相继出现“毒答案”,如“所有高科技都是西方人发明的”“历史是可以捏造的”等。有不少家长表示,儿童年龄尚小,无法独立甄别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这些“毒答案”很容易误导他们,让他们形成不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智能儿童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大约每3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儿童手表。随着儿童手表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其在儿童视听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会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儿童手表如果回答存在错误逻辑,这样的“毒答案”就会因其“先入为主”带偏儿童的历史观、价值观。因此,相关部门应在根除儿童手表“毒答案”上层层着力,消弭此类现象。

科技“治标”杜绝儿童手表“毒信息”。据大数据专家称,随着互联网进入用户生成内容时代,知识问答网站和社区的很多内容都是网友提供的,这些资料的内容就很难控制。如果儿童手表在设计AI问答功能时不注意这些,就很可能遭遇数据污染,从而出现“毒答案”。要彻底根除儿童手表“毒答案”,儿童手表技术问题不能姑且,在研发产品时要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呵护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去设计产品,尤其是对AI时代可能出现的信息偏差,需要从源头上加强技术防范,才能将影响儿童成长的信息言论根治在技术范围之内。

督查“到位”根治儿童手表“毒答案”。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明确要求重点整治儿童智能设备。针对网友反映的儿童手表出现的问题,各级网信部门常态化地加大市场督促力度,从产品销售之前到后期的使用,针对含有应用商店的全线产品进行全面严格排查工作,进一步强化上架前的第三方应用软件多重审核机制及上架应用巡检机制,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下架处理,并依法严惩。只有常态通过督查针对儿童智能手表采取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儿童手表的信息安全。

家长“把关”根治儿童手表“毒答案”。部分儿童手表频频“毁三观”,不能仅靠技术和市场督促,低龄儿童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时,家长更要主动把关。毕竟,除了AI问答内容质量堪忧外,还有诸如付费、游戏、诈骗等问题存在。例如儿童手表中部分游戏软件重复扣款、多次扣款,家长都要时刻警惕防范,以确保监护人能够对儿童智能手表的特定操作进行全程把关,给儿童手表设置责任“防护墙”,切实当好孩子使用儿童手表的第一监护人、指导师。

儿童手表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的消费权益,根治儿童手表中出现的“毒信息”任重道远。除了在技术与市场的主导下,家庭和学校在确保儿童使用手表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上要当好责任人,共同让其回归健康与安全核心功能,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