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上任,特朗普为何急着向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踢出关税“球”?

距离明年1月上任还有近两个月时间,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已开始准备关税“清单”。

当地时间11月25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宣称将在明年1月上任首日对进口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产品征收25%关税,并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额外加征10%的关税。

受此消息影响,加拿大元跌至四年来最低点,墨西哥比索接近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

特朗普为何此时乱挥关税大棒?此举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争分夺秒“开球”

一直以来,关税被视为特朗普经济议程的重要一环。他在竞选期间多次称,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关税,以此推动制造业岗位回流美国,并增加政府收入。

25日,特朗普发文称,明年1月就职第一天,他将签署行政命令对所有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征收25%关税,直到毒品和非法移民停止“入侵”美国为止。

他又在另一篇社交媒体文章中称,“由于麻醉品等非法毒品的涌入”,将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直到毒品流入停止为止。

这是特朗普自胜选以来首次披露征收关税的具体对象和税额,距离明年就职还有近两个月。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潘锐指出,这是特朗普在上任前向三国发出的威胁,可以称之为“毒品关税”。此举表明两点,其一,特朗普争分夺秒,在上任前就把“球”踢出来了,并将“跛脚鸭”拜登政府一脚踢开。他为自己的新班子提前争取到对外接触的权力。其二,特朗普吸取了第一任期的经验和教训,以关税作为威胁,不是一下子就把棒子打下去,而是给双方留出谈判时间和空间。

外界认为,特朗普的最新提议可能会颠覆三国高度融合的汽车业和其他消费领域、重新点燃北美贸易争端。

“25%的关税完全是无稽之谈。”加拿大行业组织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会长弗拉维奥·沃尔普称,加拿大和美国汽车行业紧密相连,利润率很低。特朗普的言论只是一场谈判的开端。

潘锐认为,特朗普的最新举措是提前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发出警告,为三国重新谈判2026年到期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做准备。接下来,加拿大和墨西哥方面估计会与特朗普新班子展开接触。

终将反噬美国

美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特朗普新政府加征关税将加重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负担,推高美国通胀,扰乱外交和经贸关系。

一方面,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特朗普提议的关税将使美国普通家庭每年损失超过2600美元。

美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加征新关税后,一双50美元的鞋子可能会涨价15美元,一张2000美元的床垫可能会涨价190美元。美国零售连锁店、在线商店将首当其冲。

另一方面,墨西哥、加拿大、中国与美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为数千万美国就业岗位提供支持。特朗普的关税提议或给美国就业市场带来影响。

此外,关税大棒可能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这反过来又会导致美国和其他地区的商品价格飙升、商品短缺,以及破产和失业,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加剧地缘政治紧张。

潘锐指出,消息传出后金融市场的波动,只是即时影响。如果关税大棒真的挥出,将对美国国内经济、对外贸易和全球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进口商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国内市场,势必推高美国通胀,从而反噬美国经济。美国自身遭受的损失可能会比给加征对象国带来的伤害更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四年,无论是作为谈判工具还是真正实施,特朗普政府会不停挥舞关税大棒。”潘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