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挤满了泰国人?
李子坝轻轨站外的观景平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来了”,众多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轻轨穿楼而过的瞬间。
李子坝轻轨站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的一个重要站点,位于渝中区嘉陵江畔的李子坝正街。由于地形原因,轻轨需要穿越这里一座商住楼的6—8层,“空中列车穿楼而过”便成了最能代表重庆魔幻风格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在李子坝观景平台上,常年挤满了前来打卡的游客,而现在,这里至少一半以上是泰国人。
李子坝轻轨站。摄/陈淑莲
近日,泰国和重庆这两个词被频频放在一起,登上国内外各大新闻版面。继“韩国人涌入上海”“俄罗斯人占领哈尔滨”之后,重庆的多个热门景区,正经历泰国游客的大幅增长。
携程数据显示,自2024年3月中泰两国实施互免签证政策以来,来重庆游玩的泰国游客数量迅速增加,去年3月至11月期间,泰国游客来重庆游玩人数同比增长约3倍,高于重庆入境游整体增速。航班数据的变动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在中泰互免签证政策初期,重庆与曼谷之间的往返航班数量为每周18班,而到去年11月,航班量已增加至每周25班。
重庆到底有什么值得泰国游客跨越山河,千里奔赴?
泰国游客显著增加
Tar来自泰国,在重庆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她试图说服导游去一家她在TikTok上看到的潮流玩偶店打卡。“很多泰国旅行博主来过这里。当我们一家人决定来中国旅行时,第一站就选在了重庆。”她说。
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重庆行她最期待的是麻辣火锅和小面,“重庆在很多泰国人心中必去目的地清单中”。
和Tar差不多同一天到达重庆的One选择以自由行方式探索这个城市,在重庆南岸区滨江路下浩里老街,她沿着层层叠叠的石梯台阶边走边拍照。下浩里有不少老建筑,大都依山而建,沿着小径向下走去,长江景致一览无余。近些年下浩里开了些颇有意思的小店,逛起来别有一番趣味。过去下浩里一直是不少重庆本地人私藏的景点,现在走在老街上,不时能听到不同国家的语言,不过最常听到的还是泰语。
下浩里。摄/陈淑莲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来重庆时,Tar给中国新闻周刊展示了她的旅行清单,除了美食美景之外,还有一系列肖战同款地,“我们很喜欢肖战,想去他出生的地方看看”。
不过,在重庆含“泰”量最高的还属李子坝轻轨观景平台,这里几乎成了泰国游客来重庆必打卡的目的地之一,每到下午时间,一车一车的旅游大巴带来一拨拨的泰国游客,让本就不大的观景平台显得更加拥挤,挤入其中,一个不小心,就会撞到一两个泰国人。
泰国人John(图左)和Neon(图右)都是第一次来到重庆,他们觉得这个城市景观很魔幻。摄/陈淑莲
游客多了,小商小贩便多了起来。这里的商贩们将所有货物背在身前,有卖玩具的、卖冰箱贴的,有拿着相机给游客拍照的,甚至还有给游客编小辫的,非常热闹。他们不停穿梭在人群中,无差别地推销身上的东西。不少商贩能一眼识别出其中的泰国人,一边说着“萨瓦迪卡”(泰语中表示你好的意思),一边快速展示身上的物品。
除了在景区,不少重庆出租车也感到近段时间泰国人多了起来。吕师傅在重庆开了15年出租车,过去他很少能在重庆碰到外国人,但现在时不时能拉到几个,“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都拉到过,但最多的还是泰国人,其次是马来西亚人”。
陈定坤在重庆做了十多年领队,经常带队往返中泰两国之间,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他和同行们普遍感觉2024年是重庆外籍游客数量最多的一年。其中,东南亚国家的游客构成了入境游市场的主力军,但最多的还是泰国游客。“从去年11月到现在,很多同行表示这两个月带的泰国入境团比过去几年加起来的都多。”
陈定坤介绍称,重庆一些热门景点,如李子坝轻轨站、磁器口古镇、洪崖洞、天生三桥等景点都是泰国游客爱去的地方。他说,泰国游客对重庆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这是一座很魔幻的城市,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城市风貌都不一样。
洪崖洞夜景。中新社发 李洪波 摄
重庆中国旅行社总经理朱爱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开始,重庆入境游市场开始升温,东南亚地区的团队游客数量增长尤为明显,不仅泰国游客数量增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的游客增量也相当可观。她说,重庆中旅的入境游业务增幅大约在30%—40%之间。
据重庆边检总站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24时,2024年江北国际机场口岸查验的出入境人员总量突破190万人次,出入境航班突破1.5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约120%和70%。特别是入境外国人数量创历史新高,突破22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6倍,超过2019年全年入境外国人总量。
为什么是重庆?
流量时代,一些城市正探索打造网红城市的路径,其中不少已掌握了吸引国内流量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实现广泛传播,成功吸引海外游客不远万里前来探访的城市却相对较少。
当“重庆”成为部分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泰国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密码”时,不禁令人好奇,中国那么多旅游城市,为何是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周刚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自中泰互免签证政策实施以来,重庆因其独特的“魔幻8D”城市风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备受泰国游客青睐。此外,在两地相似的“辣”饮食文化、泰国网红和旅游博主的宣传作用以及中国偶像文化的海外传播效应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重庆成为泰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重庆城市风光。图/图虫创意
与此同时,交通的便利性也极大促进了彼此的往来。中国新闻周刊在某在线旅游平台上查询时发现,几乎每天都有3—4班从曼谷直飞重庆的航班,飞行时间仅需3小时左右。在非旺季时,单程票价仅需七八百元人民币,即便临近春节,也能买到千元左右机票,让说走就走的“重庆行”变得触手可及。
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信息,去年11月底,四川航空复航了重庆江北机场直飞曼谷素万那普机场航线,该航线开通后,重庆往返曼谷将增至每周25班。目前,重庆往返曼谷航线已成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频次最高的国际航线。
韦懿桃在泰国生活了16年,是泰国博乐大学服务及旅游产业管理系在读博士生,同时为中国商人在泰投资前期调研及考察提供相关商务翻译服务。韦懿桃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由于部分泰国人祖辈来自中国,一直以来就热衷于寻根之旅,如今,随着签证政策放宽,前往中国变得更加容易,这促使他们更愿意去中国旅游。“很多泰国华人对中国有天然的亲近感。”她说。
韦懿桃介绍称,近年来,中国的“软文化”在泰国非常受欢迎,特别是麻辣火锅、影视剧、偶像文化以及潮玩品牌产品,深受泰国年轻人喜爱。她说,泰国人特别喜欢泡泡玛特,她身边很多泰国人专门坐飞机去中国买娃娃,“虽然泰国也有泡泡玛特的商店,但中国的店里有一些未在泰国发售的款式”。
马惠桢是泰国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歌手和主持人,在泰国社交媒体上共拥有5万多名粉丝,曾受邀来重庆体验过当地文化。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特别喜欢重庆的麻辣火锅。她说,对泰国人而言,到中国旅行,麻辣火锅是他们必尝美食之一。“当我的朋友向我咨询中国旅游目的地,并提到想品尝麻辣火锅时,我会告诉他们一定要去重庆。”
韦懿桃也提到,重庆麻辣火锅在泰国非常受欢迎,不少泰国的重庆火锅店被排成了网红店,“不过,在泰国的重庆麻辣火锅属于‘改良版’,没有那么麻,更适合泰国人口味”。
除了美食,影视剧和偶像文化也迅速拉近了两国距离。马惠桢介绍称,近年来,多部中国古装剧和仙侠剧在泰国市场爆火,肖战、王一博、王鹤棣等明星在泰国拥有大量粉丝,深受泰国观众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初,重庆文旅邀请肖战拍了一部《肖战带你云游重庆母城》,该视频被翻译成泰文后在泰国广泛传播,视频中介绍的重庆地标建筑解放碑、滨江路、洪崖洞、长江索道、山城步道、重庆火锅和小面等内容,不但成了部分泰国人来重庆的打卡清单,也吸引了不少泰国粉丝扎堆重庆街头,打卡“肖战同款地标”。
周刚建议重庆应进一步完善国际旅游产品体系,在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基础上,实行更为精准的营销战略,明确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并重视新媒体营销方式,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拓宽营销活动的传播范围。此外,还需加大营销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为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成为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之前,重庆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作为新晋网红城市,重庆的旅游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发展中应该给予更多包容和耐心。”周刚说。
在如何扩大入境旅游市场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我国入境旅游长期依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但由于当前国际环境以及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限制了这一市场的增长潜力。他认为,中国入境旅游可以转向“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寻求增量。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群体出游和消费能力同样强劲,入境旅游增长前景广阔。
黄璜提到,重庆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在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的大背景下,自然率先获益。未来,随着入境游市场的持续开放,入境游目的地将向二、三线城市及乡村地区扩散,旅游形式也将从传统的观光打卡式旅游,逐步向研学、医疗、运动、康养等丰富多元、活动导向的旅游模式发展,到中国长期旅居也有可能实现。重庆若想让流量变成“留量”,还需进一步打造文旅融合景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提升国际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