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近视加深,开学季关注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又到开学季,不少家长却为孩子的视力问题忧心。相关报道显示,一些孩子在寒假期间近视度数出现增长,近视不断加深。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岁以下近视患者人数持续增长,预测2025年将达到1.87亿人。尤其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表明,我国现阶段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1.9%,中度近视占比37%,高度近视达到9.7%,随着年龄增加,中、高度近视占比迅速增加。

为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多项眼健康相关政策,引导儿童青少年主动开展近视防控。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提高我国近视防控和诊疗的规范化水平,推动和加强我国近视防治工作。指南明确了近视的矫正和控制四种路径,包括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手术矫正。

据介绍,2024年3月,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是我国首款获批的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也是全球首个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在获得充分的临床数据支撑后经国家药监局严格审核后批准的产品,为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提供解决方案。

指南提出,目前,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是经过循证医学验证能够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的药物,与各种特殊设计的眼镜及接触镜联合应用能增强近视控制的效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遵医嘱定期随访。

业内认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最重要的就是在近视快速发展时期使用合适的近视控制手段,阻止近视进一步发展到高度近视。

阿里健康等单位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调研显示,约65%的父母在孩子已经达到轻度近视才开始采取防控措施。基于此,白皮书强调了科普教育在近视防控中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富有创意和深度的科普宣教,显著提升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眼健康的认知,激发儿童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科学用眼习惯。此外,随着药物治疗获批和进入官方指南,当前家长采用药物治疗(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作为近视防控措施的意愿度也正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