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风袭来 万亿赛道引竞逐

一次加满只需5分钟,续航能力可达350公里,行驶过程中唯一排放的是水。

这便是搭载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氢科技”)新一代80KW“氢腾”燃料电池的氢能冷链物流车。在2023成都大运会上,9辆这样的物流车保障了10万余人次的餐食服务,相较于油车,减少超3500千克的碳排放量。

新技术催生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当前,全球范围正兴起氢能发展热潮,我国也将氢能产业视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链已初具雏形,未来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预计将率先实现大规模推广,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预计2025年氢能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位于北京大兴庞各庄的国氢科技生产车间里,煤浆状的催化剂被均匀涂覆在一层薄薄的白色基膜上,形成阴极、阳极,然后热转印到质子膜上,再进行密封边框加工,最后和碳纸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氢燃料电池的“芯片”——膜电极。

“一个电堆大概有三四百片膜电极,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氢燃料电池的应用表现。”国家电投集团首席科学家、国氢科技首席技术官柴茂荣指着全速运转的设备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条膜电极生产线匹配的是2000台电堆的产能,从4月以来就基本处于满产的状态,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国氢科技聚焦氢燃料电池和先进制氢装备核心技术,积极构建全自主化技术链,目前已形成了“氢腾”品牌燃料电池系列产品和“氢涌”品牌PEM制氢系列产品,成功在客车、机车、应急电源车、无人机等场景应用推广。

这是我国氢能技术创新强劲、应用加速落地的一个缩影。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要依托科技创新,培育形成新产业。近年来,我国加快氢能创新体系建设,集中突破技术瓶颈,以需求为导向,带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交通领域率先刮起一阵“氢”风,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重要突破口。经过两年多示范城市群建设和技术攻关,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技术基本实现了国产自主化,燃料电池汽车应用从前期以公交切入,到如今物流、重卡等不同运营场景多点开花。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均为3000辆,分别同比增加29.1%、51.3%。这意味着,截至8月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1.6万辆。

(下转第二版)

热门相关:宝贝轻轻:总裁,用力爱!   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   万道龙皇   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   圣人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