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马甲行动”网络公益走进社区、村镇……“人服务人”的数字助老 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

“蓝马甲行动”网络公益项目由国家反诈中心、中国老龄协会、工信部反诈中心指导,蚂蚁集团、蚂蚁公益基金会发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自2020年9月启动以来,已走进149个城市,覆盖25个省级行政区,联合全国60多家地方政府部门、80多家社会组织和70多家企业,举办了超过5.5万场活动,4.5万名志愿者线下“面对面”服务老人超过156万人次,共同搭建起了一个“人服务人”的数字助老服务体系。

“蓝马甲行动”负责人张建亚表示,这一公益项目通过“技术+服务”的模式,帮助老年人解决智能手机“不敢用、不会用”的难题,提高反诈防骗意识,获得医疗健康等公益服务,弥合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老年人的桌面和年轻人的桌面不一样

2020年,支付宝95188客服热线接到了一位老人的咨询电话,询问如何找到支付宝入口。张建亚告诉记者:“当时,客服在电话中回复:请退回到桌面。电话中安静了将近20秒后,老人回复说已经站在桌子旁边,接下来要干什么。”这件事被客服发到了蚂蚁集团的内网,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当时,内网还有另一个引发讨论的话题,发帖人说:书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教程,却找不到一本书是教老年人怎么使用智能手机的。

这两件事,成为了“蓝马甲行动”网络公益项目发起的缘由。“就是从这两件事开始,我们决定做一个助老的公益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是通过支付宝这个互联网平台,去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机。”张建亚说道,比如当时诞生了一个暖洋洋热线服务。该服务能自动识别出65岁以上的老人,并自动转到人工热线,省略了一连串的机器人回复,还规定了支付宝客服针对老年群体不允许说老人听不懂的话。同时,还推出了AI叫醒热线,当用户被骗子诱导转账时,蚂蚁AI机器人就能够以0.1秒的速度向用户发出来电警报,提醒谨防诈骗。有数据显示,接到诈骗电话的老人,如果被身边人或者叫醒热线及时提醒,有90%会被成功劝阻,成功避免产生经济损失。

人人都是“蓝马甲”

张建亚总结,“蓝马甲行动”始终倡导和贯彻“人人都是蓝马甲”的理念,但其中最闪亮的志愿者群体还是老年人。一方面,充分动员社会各界伙伴成为“蓝马甲志愿者”,为老龄群体提供多层次的支持;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从“蓝马甲公益课堂”走出来,从受益者变为志愿者,服务更多老年群体,构筑来源更广泛、服务更立体的志愿服务体系。

张建亚认为,“虽然最需要服务的群体是老年人,但我们发现手机玩得很溜的老人也有很多。让老人教老人用手机、向老人宣传防骗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因为提供服务的老年志愿者们更知道老人的需求,也更明白怎么表达才更能被理解和接受。”

在此过程中,还涌现了一批“明星队伍”,包括摇滚奶奶、西湖阿姐等。

“摇滚奶奶”用唱摇滚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宣传防诈。她们带着原创的歌曲《蓝马甲之歌》,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节目,走进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线下也一路走一路唱,走过很多地方去宣传反诈防骗。

西湖阿姐服务队则有一支专门的“蓝马甲”队伍,陈幼娟就是队长。她和她的朋友们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老年朋友学用智能手机。张建亚介绍,“西湖阿姐成立于亚运期间,到现在已经有100人左右,成员都是60岁以上的高知女性。亚运期间,她们走进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宣传反诈。亚运结束后,这支队伍被保留了下来。现在,除了进社区宣讲外,还推出了一个‘陈幼娟教你用手机’的智能应用,给这支队伍增加科技含量的同时,也展现出了老年人追赶时代风采的精神风貌和力量。”

张建亚表示,“我们向警方求证过,老年人一旦被骗,可能全部身家就被骗走了,在医疗健康和法律援助方面,老年人也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蓝马甲行动’一直在推动服务老龄社会,用‘人服务人’的数字助老服务体系,助力反诈防骗、老龄服务、志愿服务、社区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我们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够加入到蓝马甲的队伍当中,我们一起帮助老人跑赢数字鸿沟,无障碍融入数字社会,提升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