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昌邑:“法治暖阳”行动助推法律服务下沉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

“您咨询的这个承包合同的问题,我给您说个法院判决的案例,您可以参考一下……”近日,潍坊昌邑市下营镇司法所利用乡村集市开展“法治暖阳进乡村活动”,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常见的法律问题,开展以案释法、提供法律文书代写,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进入冬季后,昌邑市司法局围绕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工讨薪、防盗防骗等法律需求,部署开展“法治暖阳”行动,司法行政干警、普法志愿者、法律服务工作者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寒冷冬日,为群众送上法治温暖。

工作中,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网络,拓宽“法治暖阳”覆盖广度。线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群众“指尖上”学法、找法、用法平台,覆盖群众4万余人,推送土地承包、防范非法集资、农民工讨薪等普法微视频、案例100多次,法律咨询1000余人。线下,坚持“法治暖阳送上门”,组织普法志愿者、村(社区)法律顾问深入乡村、企业一线和纠纷易发多发区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7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份,有效提升了群众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

“没想到一个电话,你们就上门给我服务,给你们点赞!”饮马镇山阳村王大娘向上门服务的公证员竖起了大拇指。为了更加快捷地服务群众,昌邑市司法局打造了“坐诊+出诊”服务模式,增强“法治暖阳”办事速度。挑选工作经验丰富的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人员、公证员、法律援助人员、人民调解员46人,组建“法治暖阳”法律服务团,推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模式。在昌邑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设置绿色窗口,专门人员轮流值班,对农民工讨薪、涉企法律服务、老年人赡养等案件即来即办,一站办结。同时,坚持“吹哨报到 随时急诊”,根据群众需求,服务团队送诊上门,在“家门口”帮助解决法律难题。目前,服务团已开展服务130多次,其中出诊32次,妥善处置各类法律疑难问题50多个。

“法治暖阳”活动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温暖,将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落脚点。工作中,探索推行“调解+援助”解决途径,有效提升了“法治暖阳”为民温度。坚持“前置调解、援助兜底”的工作方针,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平台,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社会调解“四位一体”调解机制,开展冬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止萌未发。同时,将法律援助作为维护群众权益“兜底工程”,依托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村(社区)法律顾问室建成“15分钟法律援助圈”,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引导走诉讼程序,对涉及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目前,排查化解涉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调处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