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国外大学专家→“孔雀蓝”,他在“纳米战场”加力奋飞

他主持筹建军事纳米技术平台、纳米医学研究室,填补海军纳米医学及军事纳米技术领域空白;他率先提出并系统研究纳米物理药剂学等基本问题,建立7个纳米体系性能参数;他被评为“海军转型精英”先进个人……

他,就是海军军医大学某中心纳米医学研究室主任李威。从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到国外某知名医科大学专家,再到军队直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李威一直行走在这个肉眼看不见的“纳米世界”。

说起纳米,李威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纳米相当于人类一根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差不多就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了地球上。确切地说,1纳米就是十亿分之一米。

为打开神奇的“纳米世界”,十几年来,身着“孔雀蓝”的李威,痴迷于军事纳米医学和临床转化研究,用实际行动跑出了为战服务的创新“加速度”。

“只有站在祖国的土地上,才有奋斗的归属感”

“刚筹建纳米医学研究室时,什么设备都没有,那真是从零开始。”回忆起步之初,一颗小石子突然投进了李威的心湖。

2007年,李威申请到纳米技术领先的国外某医科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开启了纳米研究之路。异国求学那段日子,他坚持泡在实验室,对着文献资料做实验。在李威看来,纳米科技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领域之一,他必须加快纳米技术研究的步伐。

仅用3年,李威掌握了先进的纳米药剂合成技术,还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纳米体系微结构与性能研究。鉴于李威出色的学术业绩,国外高校开出高额年薪,希望他长期留校工作。

李威拒绝了,他在日记本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只有站在祖国的土地上,才有奋斗的归属感 。”

2010年,回国不久的李威收到数家研究所和985高校抛来的“橄榄枝”。面对诸多选择,他的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吴奇拿出一份推荐函,告诉他军队一所大学希望引进一名纳米医学专家。

“到军校工作,为部队服务。”导师寥寥数语,点亮了李威前行的明灯。时年36岁的李威,本以为此生与军营无缘,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机会摆在了面前。

2010年秋天,李威做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加入人民军队,成为一名文职人员。

入职伊始,有人问及李威的初心,他引用中国肝胆外科之父、该校吴孟超院士的话回答——“选择回国,我的理想有了一份深厚的土壤;选择军营,我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

“干成一项事业,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责任感”

成为军队文职人员后,李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零起步”。

那段时间,尽管李威的工作环境是军队重点实验室,但在纳米研究的硬件设备上仍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他带着仅有两三个人的团队白手起家,起步筹建全军唯一的纳米技术应用平台。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两年后,李威牵头建起国内领先的军事纳米研究平台,并成功申请国家专利。在实验室需要更新仪器设备时,李威主动放弃成果转让费中奖励给个人的部分,将全部经费投入到实验室建设之中。

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可以说,纳米技术就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经过系统查证,李威发现国际上对于支撑纳米技术的物理原理研究极少。

“如果在基础原理方面有所突破,就可推进纳米技术向军事应用的转化。干成一项事业,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责任感 。”基于这个认识,李威带领团队在枯燥的基础研究中打响“持久战”。

科研是没有终点的事业。李威和团队成员日复一日泡在数以千计的试剂样本堆里,推算一个又一个复杂的物理公式。在此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李威没有追求人才奖励成绩,也没有发表阶段性成果。

“不要急于研发产品,关键要找到纳米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李威的想法很简单,追求短平快的成绩容易,干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难;短时的“冲刺”容易,持久的加速更难。

8年潜心攻关,李威团队首次破解出纳米技术的7大关键参数,推导出8个产品定制技术公式。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自主研发出5套工艺设备,牵头承担千万级项目2项,首创的动态血流条件下纳米性能研究设备等成果领先于国外先进水平。

时间不是答案,但答案却藏在时间里。2020年,李威的原创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纳米医学》杂志发表。国外一名著名纳米医学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这个年轻人打开了决定纳米体系体内命运理论的‘黑匣子’。”

“向着服务备战打仗用劲,才能获得更多成就感”

曾经,战场似乎很遥远。面对紧锣密鼓的实验,李威心中一直有个困惑:“用我所学,能为部队具体做些什么?”

“不妨去基层一线寻找答案。”该中心领导的一句话,一下子提醒了李威。

2021年秋天,李威打起背包到某潜艇支队当兵锻炼。深入基层,他欣喜地找到关于潜艇兵皮肤健康、密闭舱室生物安全、舰船海洋防污等多个鲜活课题。

李威发现,潜艇内部环境密闭,受温度和环境影响,菌群存在很大程度的耐药性。于是,他运用纳米技术,改变抗菌药的分子成分,让药品可以长期附着在患处,有效延长了药品的作用时间。不仅如此,李威还根据潜艇兵的生活环境,研制了出纳米技术的免洗抗菌湿巾和护肤霜,得到官兵们的广泛好评。

项目“含战量”越来越高,催动创新引擎马力全开。接下来,李威将目光放在海洋生物污染防治上,决定运用纳米技术为舰艇“减负”。

长期附着在舰艇底部的海洋生物,不仅腐蚀船体结构,还影响着舰艇的航行速度。发现这个问题后,李威想方设法定制零件、涂料和溶液,研制出一款基于舰艇外体防护的纳米生物涂料。

为了验证涂料的实际效果,他联系到沿海一家渔船修理厂,亲自跑到修理车间对着渔船刷涂料……

随着科研工作的“小溪”,一点一滴汇入服务备战打仗的“大潮”,李威在海军医学纳米材料领域也取得一项项新突破:研发出耐高温高寒的防海水纳米药剂、舰艇通风系统抗菌涂层……

看着一项项科研成果接连被应用到部队一线,李威说:“向着服务备战打仗用劲,让我获得更多成就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前不久,李威的英文专著《纳米物理药剂学》正式出版。热爱工作的他,正加速奔跑在军事科研战线上,奋飞在属于自己的“纳米战场”。

记者: 张庆宝 张淦 王泽锋

视频/图片: 田健敏

热门相关:恐怖复苏   隐婚365天:江少,高调宠!   取笑公公的儿媳妇   至尊凰妃   人族镇守使